2020 恍如隔世

生活Life总结Summary

原文地址: https://geekplux.com/2021/01/05/2020-summary (opens in a new tab)

往年的总结,总是很多可讲,今年的却不知从何下笔。2020年是不平静的一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疫情就像一场浩劫,压缩了我的空间和时间,回头看年初的照片,好似还在昨天,回顾一年做了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好像没有活过,好像只过了一天。如果不是相册里的照片,和我琐碎的日记,我真的怀疑这一年缩水了。

Standing on a peak

前两天用 1SE (opens in a new tab) 这个 APP,生成了一段我的 2020 review vlog (opens in a new tab),它自动把我每天拍的视频抽 1 秒出来,然后按日期再组合,竟还有点意思。我加了个配乐发布到了 B站 (opens in a new tab)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去观看。

生活,无常

2020 年,我的开局很美好。年初决定把家里人接到香港过年,想圆我自己带外婆旅游的梦想。外婆离不开轮椅,第一次坐飞机就是境外,可能有些兴奋也有些疲惫。我自然也是兴高采烈,带着他们逛了我工作的地方、中环、尖沙咀、铜锣湾等地方。因为外婆行动不便,母亲甚是疲累,也因为我对香港还不熟悉,所以就没有去太多的地方。在香港的那几日,新闻里已经开始报道内地疫情的爆发,我们当时出门都戴上了口罩。运气好的是,我 27 号刚从机场送走家里人,紧接着香港就开始陆续封关。

和内地的朋友们一样,年假结束后,我也开始了在家办公的日子。本来规律的上下班生活,被无情打破,因为在家不像在 Office 一样 productive,所以很多工作进度变缓了。但能感觉到同事们的节奏也都慢了下来,都在适应和调整。二月底,香港这边疫情有所好转,终于能去 Office 上班了,我还是第一次因为能去上班而兴奋。然而事不顺遂,本以为就要结束的疫情,在三月迎来了转折,因为香港一直防着内地,而没防海外,所以,三月全球疫情爆发之时,香港也就沦陷了。当时很多人返港,也就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中环首先爆发疫情,无奈之下,又开始了在家办公。这次我看到短期内疫情是不会结束了,直接购买了外接显示器 (opens in a new tab)人体工学椅 (opens in a new tab),为这场持久战做好了准备。

home office

这次远程办公,直接从 3 月份持续到了 7 月。这期间,于我,发生了许多事。首先是母亲病了,我印象很深,那是五一假期,我刚完成在香港的第一次爬山,紧接着接到母亲进医院的电话。这个时间节点很 tricky,因为当时的香港公告称,5 月 8 日可以正式通关,就不用强制隔离 14 天了。然而病不等人,心急如焚的我感觉 8 号通关希望渺茫,于是果然直接踏上去深圳隔离之路。我被随机分配到了福田区的一家维也纳酒店里,14 天内会被捅两次鼻子来测核酸,每天量两次体温、消一次毒,送一份水果。酒店只提供一条毛巾,也不会有人帮你打扫,一日三餐都通过外卖解决。每天唯一能稍微探出“牢门”的机会是开门扔垃圾的时候,会看到保安大哥全副武装地站在走廊尽头。我运气很不好,被分配到一间窗户正对着墙壁的房间,14 天几乎暗无天日,每天如果不是要开晨会,我可能都不知道是早晨。除此之外,还会接到各种问询电话,连小时候户口挂靠的街道都会打来电话,问我“是不是回了老家,什么时候打算回去,有没有阳性”之类的。这些严格的举措也和日后我在香港的隔离与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quarantine in shenzhen

一切还算顺利,隔离结束后,健康码终于变绿了,我马不停蹄回到了太原,接下来的大半个月基本上在医院度过。然而,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一个“惊喜”。就在母亲手术的当天,我从家里拿了一些住院用的东西往医院走,在出租车上,我接到了公司打来的电话。这里我不方便说是什么事情,但当时在车上听到这个消息的我直接惊掉了下巴,难以接受之余又得赶快收拾心情去送妈妈进手术室。但“惊喜”总是无处不在,目送母亲进了手术室之后,又接到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电话,我当时的心情可谓是真的五味杂陈。在手术室外焦急的等待,也是我在逐渐恢复心情的时刻,看着老妈被抬出来的时候,心里一块大石总算先落了地,还有两块等着我处理。

第二天,我主动给公司同事打了电话,聊了聊情况,心情好了许多,manager 让我先专注把母亲照顾好,公司的事不需要担心,等我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再去上班。然后我快刀斩乱麻地把另一件事也处理完,三块大石总算是都落了地。期间滋味,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深感疲惫,但我想,这还远不到所谓“人到中年”的沉重吧。我自认为已经算很早熟的一个人了,但我想随着年纪的增长,一定会有更多的担子需要挑,这是迟早要做好心理准备的事,所幸我也不怕,水来土掩罢了。

母亲的手术很顺利,恢复的也很快,我在内地呆了将近一个月,把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之后,决定赶紧回香港。我想如果工作不发生变故,我应该是有更多时间陪家人的。不过饭碗真的很重要,没有经济何谈其他,就赶紧着手回港了。在香港是居家隔离,带着手环来监测你是否踏出了房门。但香港的所谓隔离、所谓防疫真是漏洞百出,比如从过海关之后至回到住所这期间,你用什么交通工具是没人管的,你几点回家也是没人管的,你甚至可以去大快朵颐一顿,再小酌一杯回家。这些显而易见的漏洞,为后来香港反复不断的疫情埋下伏笔。

quarantine in hongkong

转眼年中,下半年的生活,工作之外我几乎都在山上度过,下文会在跑步与爬山的章节里细说。2020年,我的生活在5月-7月,因两次隔离、诸多烦心事,很明显地分成了上下两部分,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这其间,当然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心生郁闷,就是与女友分手了。成年人的失恋没有乍暖还寒,只是突然少了什么,得慢慢适应。走出来需要很长时间,也需要转移很多注意力。

香港,魔幻

如果让我吐槽香港,我大概能写一篇几万字的论文,但我写了一些又删了。一方面,我怕我克制不住说出什么粗鄙之语,另一方面感觉这些魔幻之处,根源都太深刻了,我实写不出那种深度。知乎上有一专栏 香港日记 - 一切的缘由和终结 (opens in a new tab) 写的很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

covid19 data in hongkong

看上图,不停的确诊波峰。香港整个政策和措施,基本上用《江湖》 (opens in a new tab)中的经典台词就可以概括:

说了你又不听,听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做了你又做错,错了你又不认,认了你又不改,改了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说!

—— 《江湖》 (opens in a new tab)

被困在香港的一年,我相信很多港漂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是单身,胜似单身”,“情侣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夫妻、家人一年不得见一面,甚至有人一年都见不上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从我身边来看,很多人都陆陆续续彻底告别了香港。不管是因为对港府的失望,还是对持续动荡的失望,还是对其他,总之是失望透顶,昔日的东方之珠如今已被称为井底之蛙 (opens in a new tab)

我喜欢当生活的看客,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人,却从未见过香港真正平静的日子,在我眼里从动荡到萧条,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刚认识,到送别回内地,新朋友顷刻两岸相隔。来之前,朋友告诉我香港很挤,大楼很密,人群涌动,但我来了之后,还没感受过人挤人的盛世,只有周末的时候中环菲佣聚集,算是我见过人最多的时候吧。

当然香港也有优越的很多面,比如风光环境 (opens in a new tab)、山。

跑步,爬山,修行

其实从四月开始,我就感觉到身体有些不舒服了。长期在家办公,除了买饭买菜几乎不出门,而家里方寸之地,更不可能运动,感觉肌肉都快萎缩了。既然在家办公少了通勤时间,我为何不把这块时间分配到锻炼身体上。于是我在四月底开始了跑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跑步。刚开始连1km都坚持不下来,而且心率直飙200,我自己都觉得吓人。

5月1号临时起意被朋友叫去爬山——麦理浩径三段 (opens in a new tab),没想到前一公里,我就嘴唇发白,两眼发黑,头晕腿软。赶紧吃了点东西,坐在地上缓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虽然后来坚持爬完了全程,但我那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体能的退步太大了。此役之后,痛定思痛,开始跑步锻炼。从内地回来之后,已经是快到七月,开始隔天跑一次,六月底去爬了第二座山——大帽山 (opens in a new tab),香港最高峰,站在山上俯瞰整个香港,风景一览无余,那一瞬间让我爱上了爬山。

之后就像我 activities (opens in a new tab) 网站记录的那样,开始每周一爬,然后周中就跑步。起初跑步是为了更好地爬山,后来也逐渐爱上了跑步,当时恰巧认识了@yihong (opens in a new tab),把自己的跑步和爬山数据都导出成 GPX,然后可视化到自己的网站 (opens in a new tab)上,非常直观。他当时介绍了我几本书,其中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opens in a new tab)特别合我胃口,我两三天就读完了,愈发觉得跑步是一场修行

running

经过一系列的锻炼,跑得越来越好,爬山也难度越来越高,先后挑战了著名的香港三尖 (opens in a new tab),以为这难度就到顶了,谁知还有更难的西狗牙 (opens in a new tab)船湾 (opens in a new tab)等,等挑战完这些发现还有更难的行山四大考牌路线 (opens in a new tab),到后来是真的明白了山外有山,挑战无止境。除了固定的山路,还有很多自定的玩法,比如来回返走一座难度高的山,看 12 小时内最多能往返几次,还有劏青蛙(就是横穿港岛,港岛地图你看像不像一只青蛙呢)、劏大魚(就是横穿大屿山,50km+,大屿山地图像一只鱼)等,只要你想挑战,总有新的玩法。我写这篇文章的这天,曾登上珠峰的攀山家吳俊霆和超马跑手羅楚健,成功挑战了在3日內登上香港最高的100座山峰 (opens in a new tab)……爬山拍到的美景太多了,欢迎来我的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hiking cross frog

我自己在 2020 年末,挑战了一次 40km 的爬山越野跑,平路就跑,山路就走,争取最快完成,一共跑了 8 小时,全程视频 40km 越野跑 | 麦理浩径10-6段|香港行山 (opens in a new tab) 大家可以去 B站 (opens in a new tab)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去看。明年可能会挑战一次 50km+,也会点亮更多的未爬路线。我本以为按我疯狂爬山的速度,今年肯定能爬完香港所有的山,没想到今年只爬了一大半。香港的山是真的多,一位山友曾说:“香港是城市人文和自然风光结合的最好的一座城市”,我深以为然。经常有前一秒还在繁华楼巷中穿梭,下一秒就身处深山老林了,一山之隔,闹中取静。

经过半年的锻炼,我的体重下降了 5kg,体脂率从 22% 降到了 14%,下一步如果要爬更难的山,上半身和核心要加强锻炼了,明年计划开始增肌。

修行 —— 为什么会沉迷于跑步和爬山

我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除了身体上的快感,我觉得精神上也得到了很多满足。

想就河流作一番思考,还想就云朵作一番思考,然而心中却是空空。我在自制的小巧玲珑的空白之中、在亲切美好的沉默之中,一味地跑个不休。这是相当快意的事情,哪还能管别人如何言说?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opens in a new tab)

https://activities.geekplux.com/

访问 https://activities.geekplux.com/ (opens in a new tab) 可以看到上图的可视化数据。

工作

今年除了丰富的业余生活,工作上其实我也是很努力的,当然有时候是有力无心,有时候是有心无力。这都源于五月份的那次突变,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金融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对数据分析能力、创造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危机危机,有危有机。新的工作内容虽然让我的一些编程技能少了些用武之地,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领域知识,去掌握一些工程以外的能力。如何能让自己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但我又不能总把自己局限在技术人的框架里,需要跳脱出来,把技术当作手段来辅助业务。

疫情让沟通变成了远程,隔着屏幕地对话总是冷冰冰。同时在家很难有沉浸在工作中的心态,如果能恢复到去年刚加入公司时的状态就好了。老板和同事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非常 nice,从方向上、方法上给我建议,希望下一年不要做一个阿斗。而且同事们都非常努力非常拼,但又和内地互“卷”带来的压迫感不一样,是一种正向的、鼓励你进步的氛围,而不是压力。可能跟公司文化有关,也可能跟KPI衡量的标准有关,总之是很幸运能在现在的团队和公司,越是这么想越觉得应该更努力工作。鉴于公司低调的风格,我也不能写太多,就此打住吧。

副业

今年很适合做副业,但我却什么也没做,是连念头都快没了……之前在内地的时候,我把主业当作糊口的饭碗,把副业当作真正能“致富”的财路,而且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认为,很多朋友同事都这么想,再加上大家总是“耳提面命”,时常感觉焦虑扑面而来。现在想来本末倒置了,副业应该是在主业已经做得足够好之后再去考虑的事情,而且最好从和主业互补的角度出发,能更好的实现。而不是,绞尽脑汁去想出一个“痛点”,然后占用主业的思考力,去完成它,这样主业副业都是事倍功半。所以今年虽然也赚了一些可乐钱,但基本上没有再为副业这件事去焦虑,反而更多想的是如何修炼内功。

随着阅历增加,我越来越笃信“运气论”,就是成败靠运气,暴富也靠运气。如何增加接触运气的面积,比一味的努力更重要。提升内功,就是增加接触面积的一大方式。

数字世界

影响力

博客,今年下半年停更;公众号也是,上半年比博客多了两三篇吧。B站 (opens in a new tab)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亦是如此,下半年一想到剪片子就痛苦。原因上文提到过,当然也不排除跑步和爬山占用了我大块的时间,尤其爬山,一爬就是一天,日出而爬,日落而息。不过总体来说下半年是想花更多的时间给自己独处、排解。今年 Twitter (opens in a new tab) 粉丝莫名涨了很多,可能因为碎碎念变多了吧。

技术

今年掌握的最好的技术依旧是 React (opens in a new tab)Next.js (opens in a new tab),年初用 next.js 写了几个小网站,不过都没派上什么用场,博客也重构了一半作罢,忽然懒得折腾了。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主力技能逐渐在往 python 方向靠。读了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 (opens in a new tab),对 Numpy (opens in a new tab)Pandas (opens in a new tab) 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时终于学会了 Scrapy (opens in a new tab),之前写爬虫都是 node.js,现在都是scrapy一把梭,太好用了。

设备

去年年末跟随我 7 年的 Macbook Pro 终于被我不小心滴进了水,硬盘烧坏,我自己修好 (opens in a new tab)之后,一直莫名其妙重启,可能是接触不良。考虑到现在除了剪视频几乎用不到什么吃性能的场景,所以五月新款 13 寸发布之后,就去买了。当然我当时万万没想到 ARM 架构芯片的新款会同年就出来,不过一般 Apple 的第一代产品都有些瑕疵,我这台正好作为过渡等待下一代!我如是安慰自己!后来我看了每一场发布会的直播,当然也顺理成章的陆续买入新款,年底赫然发现几乎现有设备都更新了一遍。除了 Apple 家的东西之外,买了三款键盘,其中 ikbc poker 因为经常按键粘连退货了,k380 异常好用,尤其是在 iPad 和 MacBook 间一键切换,直接导致我的 HHKB 积灰。

devices

今年最满意的设备是 iPhone 12 mini,去 Apple Store 的路上我还心心念念的是 pro max,结果进店里把 mini 拿在手里之后,我就知道,这才是我想要的手机,果断下单了,前后没用了三分钟。

刚才提到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opens in a new tab)是我本年度最喜欢的一本书,随后也试着读了村上春树的另一本《且听风吟》 (opens in a new tab),感觉一般。因为爬山,我去读了《山之四季》 (opens in a new tab),恬淡清新,我喜欢这种风格的文字,可能在别人读来比较枯燥无味。除此之外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opens in a new tab)也是让人印象深刻,本是随手翻看,没想到竟读了进去,刚开始感动于作者身体不便却一直热爱生命,中间感动于作者母亲的爱,后半段感动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对生命的诠释。其中《好运设计》大概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没有煽情,却透露着无奈,不能说没有天马行空但却有理有据层层递进,最后推导出,过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当然你痴心不改——这不是错误,大劫大难之后人不该失去锐气,不该失去热度,你镇定了但仍在燃烧,你平稳了却更加浩荡,你依然爱着那个姑娘爱得山高海深不可动摇。

—— 《我与地坛》 (opens in a new tab)

Ray Dalio 的《Principles》 (opens in a new tab)我是年初读的,书中最重要也是最让人醍醐灌顶的部分应该是fundamental principles,其中有一些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照做了,有一些是知道但一直做不到的,做到太难了。Tailwind CSS (opens in a new tab)创始人写的电子书《Refactoring UI》 (opens in a new tab)非常棒,适合设计门外汉进阶。

我发现年纪越大,越关注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以前读书,总觉得不能读“无用”之书,应该多重“术”,而不是“道”。像小说在我眼里就是无用之书,比如有本书叫《为什么你要跑步》,这就是无用之书,而如果是讲《跑步核心肌肉训练指南》我觉得就是“有用”。现在观念逐渐变了,除了实用书籍,还应该读让自己读的进去的书,读让自己愉悦的书,少些功利,多些快乐。对精神、心理、哲学、政治也开始不自觉的关注,可能是因为今年心态实在是需要调节,也可能是年纪真的大了,真的需要精神冲剂来扛过生活的苦难……

影音

我回顾时才发现今年几乎没怎么看电影,时间可能都花在 YouTube 上了。一共看了两部,《乔布斯》 (opens in a new tab)《好莱坞往事》 (opens in a new tab)都很一般。

年初假期看了《Sex Education》 (opens in a new tab)两季,不要被标题蒙骗,其实它主要是展现各种亲密关系之间的问题和应对方式。如果在我青春期的时候有这种电视剧该有多好。作为一个老电视剧爱好者,今年终于把一直未曾看过的《雍正王朝》 (opens in a new tab)看了一遍,另外还看了各种解说,都快成我的配饭视频了,男人版的宫斗戏,一句多余的台词都没有。九月十月连着看了两遍《士兵突击》 (opens in a new tab),熬过了丧丧的时光。另外还回顾了两部管虎 (opens in a new tab)的电视剧《冬至》 (opens in a new tab)《黑洞》 (opens in a new tab),小时候就记得非常好看,现在长大了看更有意思。

watched

动漫

领略了男人的浪漫《星际牛仔》 (opens in a new tab),顶替了《死亡笔记》,晋级我心目中的动漫 top 3。年末大戏《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opens in a new tab)播出后无疑继续稳坐我心目中的 top 1。年中无意中看了一部《听到涛声》 (opens in a new tab),淡淡感动,青春真好,回忆最美。

游戏

我作为一个游戏黑洞,今年除了玩 Dota 自走棋和德州扑克之外,竟然购入了一款游戏——《文明6》,没错,我就再玩一回合,真的就一回合!

其他技能

有了 iPad 和 procreate 之后,开始学习如何画画,成品第一次还算成功,后来怎么都画不好了,发现自己画线条、构图等基本功实在太差,所以现在从基础练起,先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先练线条的流畅度,之后再慢慢临摹。

口琴积灰了半年,我是兴趣广泛无一精湛的代表……有用画画和 vlog 表达的渠道,自然就丢了用音乐表达的方式。不过没事,有空再拾起来。

以前我会写日记,但完全随机,想起来才写。今年读完《富兰克林自传》 (opens in a new tab)后深觉记日记是一个好习惯,于是强迫自己每天写,到现在坚持了160天。我原以为,写这篇年终总结的时候,会参考日记,但发现,总有一些事情是在记忆里毫不费力就能回想起来的,这些事情让我感觉自己真正活过,而剩下的流水账日常,只是为了活着

对我来说这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上下半年的断层仿佛过着两种生活。疫情这件事,有好有坏,坏的方面是让我困在这弹丸之岛,而恰恰因为哪也去不了所以让人能沉下心来,专心地修炼所谓内功心法。也许很多人痛恨 2020 每分每秒都在 breaking news 的一年,但我想说:2020,我很感激它。

你想上前打听前方的路 向他袒露你心中的苦 时间如水它安静从容地流 可会流到最初的源头

——钟立风《牧歌》

2019 年终总结 (opens in a new 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