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

此时此刻,2022 年 12 月 27 日凌晨 00:52,我坐在隔离酒店的地板上,默默地敲着键盘...环顾四周,只听得到空调的声音,但内心却翻江倒海。

就在刚刚,央视官媒宣布 (opens in a new tab) 1 月 8 日之后将取消海外入境隔离,也就意味着真正的通关了!看到很多游子额手称庆,我也不禁感慨:三年前谁也不曾想到回家之路竟如此艰辛。

我相信这三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身心煎熬。三年的时间仿佛压缩成了一瞬,原来人对时间的感知也会受到空间的影响。我是第一次深刻地理解了旅行的必要性,没有空间的变迁就无法刺激新的记忆产生,没有新的记忆也就没有“活过”的感觉。

疫情中的疲与乏

身在香港,内地的生活我体验不到,但心情是辗转起伏多次。尽管我是一个极度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也挡不住每天的消极新闻。香港有个好处是中外新闻都可尽收眼底,内地的新闻自不必说,香港本地以及国外最开始的魔幻操作也是让人目不暇接。在疫情的第一年,可能整个人类都在面临无序与慌张,我们大概知道怎么面对,却不知道是否有效;我们大概知道会最终战胜,却不知道这个期限是多久。

随后进入的第二年,“仰卧起坐”式抗疫让夹在中间的香港历经波折,近在咫尺的深圳湾变成了人造的天堑。多次“即将通关”又“延缓通关”,多次期望又失望,一直到不抱希望,很多港漂到后来真的放宽限制之后还得确认好几遍到底是不是官方消息。直到 Omicron 的出现,直到各个国家开始逐步放开,我们仿佛看到了曙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2021 年 10 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演讲 (opens in a new tab)称新加坡将从“清零”迈向共存,我当时听了两遍。

关键的第三年

但谁也想不到第三年的剧本。香港在中外之间摇摆了两年后,终于在 2022 年 3 月迎来了大爆发。彼时的香港正如 11 月底的内地,天底下没有新鲜事。

当时香港日增几万,眼瞅着“动态清零”就要维持不下去,随即在专家权衡之后突然宣布有序放开。从放弃要坚持“全民检测”开始,仅持续几日的医疗挤兑明显消失,测核酸的人手可以腾出来给真正需要的人,而感染了或害怕感染的人们可以自行居家。这些情况都与很多专家预测的效果是一致的。而有序放开也是分了几步,每三个月执行一步:

  1. 开放公共场所入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等;酒吧继续关闭;餐饮堂食最多 4 人,限时到 10 点左右
  2. 酒吧、泳池、泳滩开放;堂食放宽至最多 8 人并延长到 12 点;户外运动不需要戴口罩
  3. 基本上只需要日常戴口罩和扫安心出行码(出行记录、疫苗记录)

在同行的对比下,香港的表现愈发优异,疫苗、重症和死亡数据都公开在政府官网 (opens in a new tab),当然从上述第 1 阶段开始,人们心理上已经认同疫情结束,很多人即使自测出阳性也不会上报了。境外来港从 3+4 到 0+3 到 0+0,可谓真正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总之,放开后内地花一个月走完的路,香港花了大概 9 个月,新加坡花了 14 个月。这一节我本来写了很多对比,但又删了,觉得没有必要。

感恩

我说实话是要感恩疫情的。

抱歉,我只愿意看到一些正面的事,负面的消息听的实在太多了。

至于我为什么坐在隔离酒店的地上写作,原因是:

感恩即可,无问西东。

最后的最后,我想给中国大陆 11 月底的某个周末 respect,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弗里德曼方程,也是第一次看到自由的光辉仍在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