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订阅量过 2000 之际 -#13

一些自言自语

这是 GeekPlux Lab 第十四期,每期都会同步发布在我博客周刊页面。目前已经有 2051 个同学订阅了本周刊,也欢迎你邮箱订阅,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推送。


在写了 13 篇 newsletter 之后,订阅量终于达到了 2000+。这不算多大的数字,但我觉得是一个好的节点来让我停下来思考总结一下。这周清明节小长假,所以这篇会在节后的工作日发出。另外预告,下一篇我会写写我现在的信息获取方式,这是在第一期中就开好的坑,终于有空能填上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订阅等待推送。

初衷

为什么开始写 newsletter,我在第一期中曾阐述过,但其实当时没想多清楚,只是觉得得输出点什么,要不然感觉没有活过。疫情加剧了“没有活过”这个感受,我至今仍有时候以为自己活在 2020 年。

第二,newsletter 是下一个趋势。2021 年是 newsletter 井喷的一年,这应该都归功于 substack 和疫情。因为我自己先前就订阅了很多 newsletter,而 newsletter 之间又很喜欢互相引用,所以很容易就发现了一些新的创作者。但我觉得很多写的一般般,连这样的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我的文章也是类似的感受)。

第三,想逼自己多输入。因为没有输出,相当于没有输入,如果想保持一个高质量高频率的输出,那必须有持续的输入。

第四,想多交点朋友。

最后,我是一个很随性的人,心血来潮的时候不做就很可能永远不会做了。

影响力

订阅量就意味着影响力吗?我觉得不然。这里我定义影响力为影响到别人行为的能力。(之前读过《Becoming a Person of Influence》这本书的一小部分,里面把影响力分成四个等级:Modeling, Motivating, Mentoring, Multiplying,不过本文就不讨论了,这里稍微提一下)

线上、线下、回信率

首先我认为有影响力的人,不一定是有流量的人。身边有影响力的人,通常是公司里受人尊敬的领导或圈子中一呼百应的朋友,他们不一定写 newsletter,也不一定有微博或 twitter,甚至不发朋友圈,他们的影响力是线下的。现在很多大 V 鼓励大家建博客、写文章、录 podcast、发 vlog 等来建立影响力,其实都是线上影响力。因为我们身处于线上的时间远大于线下,所以导致我们会认为这些大 V 才叫有影响力。但实际上如果谈“影响到别人行为”的“转化率”,那显然线上比线下要大打折扣。

现在社交网络的发展,导致人们线上与线下的形象可能越来越割裂。因为绝大多数人肯定不会在线上发布一些有违主流价值观的内容,而线下却不一定。所以当我们 follow 一个人的网络账号,其实是 follow 了他的线上形象。就像你订阅我的 newsletter,只是订阅了我的部分言论,而现实中认识我的人可能会觉得我和线上很不一样。

回归到我的初衷,想多交朋友,其实就是如何将线上影响力迁移到线下。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常写 newsletter 的作者收到读者回信会很兴奋,因为这是线上转线下的第一步,也是成为朋友的第一步。因此我把回信率当作衡量我这个 newsletter 影响力的标准。而我从开始写到现在,收到的回信其实很少,所以无疑是很失败的,前途任重道远啊。

流量和影响力的区别

如果只是聚焦到写作这件事上,可以把文章分成流量文和影响力文两类。有的文章流量很多,但实际上可能是:

  • 打发时间,莞尔一笑
  • 收藏下来,再也不看
  • 醍醐灌顶,但无实效(听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 引发争议,键盘论战(这类文章被人遗忘的最快)
  • 焦虑叠加,不断加注(阅读更多同类文章)

这类流量文,不能说是不好,但显然和有影响力的文章背道而驰。典型的如咪蒙的文章,吸睛却无味。类似的还有标题党、快餐文、东拼西凑的新闻稿,读起来都很让人厌恶,这类文章随着时间偏移可以说是一文不值。而好的文章读起来如沐春风,读罢余音绕梁,很长时间都能让人保持思考,多年后午夜梦回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想起来。这类作者很多,中文世界中我最喜欢刘未鹏draveness,外文世界中如 Paul GrahamDerek SiversMatt Might 。 (这里只论有线上独立博客的人,如果包括作家,我最喜欢的三个中文作家是鲁迅、梁启超和太祖)

受众(潜在朋友)

为流量写作和为影响力写作完全是两个概念。写什么样的文章完全取决于你写作的目的,如果你是为了钱,那么为流量而写可能会更容易变现一些。

但当一篇文章的流量越多时,那它的受众可能就会离你越远。怎么理解?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你一直在写入门类的技术文章,而目的却是希望能认识更多在大厂做资深工程师的朋友(以便于将来在年纪大的时候能有更好的职业前景),这就显然不行。因为资深工程师不需要入门,也就不会接触到你的文章,你文章的受众是那些刚入行的新人,而这些人对你的职业生涯帮助显然是不如 senior 工程师的。

不过你也不能为了受众去强行写,我们都知道写作这件事看兴趣、看状态、看水平,有时候强行输出,反而适得其反。所以在我看来,披露你现在的状态,描写你当下的思考,展望你憧憬的未来,这才是能获取线下影响力的正确途径。

写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主要是订阅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够了,并不是越多越好。维护一定量的订阅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更适合我。影响力是人生很重要的杠杆,杠杆太大或太小都有问题。

关于付费订阅

目前我所使用的发布平台——竹白推出了付费订阅模式,我有幸参与内测。本篇文章我会尝试设置成付费才能阅读的文章,但实际上你还是可以浏览全文,只是我想看看这个付费按钮的效果,当然想付费的老爷们,可以当这个是打赏按钮。另外如果你到我的订阅页面,可以看到你目前是未付费订阅状态。点击按钮可以切换付费计划,我目前还没想好收费计划(主要是也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么附加价值,金融、编程类的文章?),所以大家可以把付费订阅当成打赏。总之,从长计议,且行且看。


往期推荐:

声明:本文出自作者,不代表任何机构或公司,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微博 - Twitter @GeekPlux

也可以加入 Telegram 群组 聊天讨论。

这里是 GeekPlux 的 newsletter,欢迎订阅,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可以分享给好友或请我喝杯咖啡。👇

Subscribe to GeekPlux Letters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