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让一切都能证券化 -#11

这是 GeekPlux Lab 第十二期,每期都会同步发布在我博客 (opens in a new tab)周刊页面 (opens in a new tab)。目前已经有 1932 个同学订阅了本周刊,也欢迎你邮箱订阅 (opens in a new tab),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推送。


上周没更的原因,想必关注我 Twitter (opens in a new tab)微博 (opens in a new tab)的人已经知道了,《艾尔登法环》这款游戏深深地困住了我。在“受苦”近 100 小时之后,我终于通关,并拿到了全部奖杯。这周的戒断反应特别严重,仿佛进入贤者时间,脑中打败 boss 的余兴仍在扩散,梦中壮阔的风景历历在目,我愿称之为艺术品。上周我其实写了一篇歌颂《艾尔登法环》的文章,但 review 的时候发现太过词穷,几乎没写出这款游戏的十分之一,而且也涉及剧透,所以就没发,还是小伙伴们自己去玩自己体会吧。

言归正传,游戏毕竟只能算生活的调味品,周末还是得坐在电脑前憋一篇 newsletter 出来。这周我打算捡起我几期未提的区块链话题。另外在此声明,以下内容出自作者,不代表任何机构或公司,亦不构成投资建议,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每篇文章都有这个声明。


早在今年 1 月 21 号,我发现 (opens in a new tab) @packyM (opens in a new tab)GeekPlux Lab#8 (opens in a new tab) 通篇在写的那位)的头像已经变成了一张 NFT 图片而不是普通图片。我猜当时 Twitter 应该在灰度测试这个功能,只有少部分人把头像换成了真正的 NFT,但这足以说明 Twitter 对币圈生态的跟进速度和决心(比如 Twitter 早前支持 Bitcoin Tips(用比特币打赏小费))。我猜这可能和 Twitter CEO Jack 是坚定的 Bitcoin 拥护者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 NFT 背后隐藏的巨大机会。

时事:APE 猿“图”崛起

说起 NFT 就不得不提到

这两个 NFT 你在日常绝对见过,一个是奇形怪状的猴子,一个是简单的 24 * 24 像素,它们俩目前是 NFT 市场里根据市值和底价计算的第一名第二名。就在上周,BAYC 背后的 Yuga Labs (opens in a new tab) 收购了 CryptoPunks 背后的 Larva Labs (opens in a new tab) 的 CryptoPunks 和 Meebits 的 IP。可以简单理解为市场老大收购了市场老二,这是 NFT 圈的一件大事。

另外一件事是 BAYC 向持有人空投了 APE 这个代币,很多交易所也纷纷上市了 APE,一时风光无两。BAYC 本来就是底价和交易量最多的 NFT,现在 APE 又是直接冲到了所有虚拟货币的市值前 50,再加上刚才提到的收购,可以说是赢者通赢。如果你身边有人用着动漫猿猴做头像,那你可能要多抱抱他的大腿。

NFT 的本质是一张“收据”?

本周刊惯例,先说定义。NFT,non-fungible token,这两个单词看了等于没看。我觉得 Twitter 给的解释比较好:

unique digital items, such as artwork, with proof of ownership that’s stored on a blockchain.

翻译过来就是三点:

non-fungible 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片 NFT”,所有权证明其实再翻译过来就是“收据”一张,存在区块链上则保证了这张“收据”不可篡改。

想象一下我们的淘宝订单,也是收据。每次网购,如何证明某些商品是属于你的,全凭订单。再比如说我们去线下超市购物,小票则成了唯一证明商品所有权的东西。为什么一件躺在货架上的货物,突然就变成你的,都是靠订单或小票来证明,只不过前者是淘宝说了算,后者是那家超市说了算。

本质上所有权就是谁说了算的问题,你买的房子是房产证(即国家法律)说了算,你买的股票是证监会说了算,你投的保险则是保险公司说了算,你朋友借钱写给你的欠条由法律说了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 NFT 之所以能证明所有权,是因为它刻在了区块链上。

NFT 是否可以算作数字资产的证券化

NFT 只是一串代号

以上文提到的 BAYC 和 CryptoPunks 这类图片型 NFT 为例,NFT 是用来证明某个奇形怪状的猴子或像素头是属于你的。但众所周知,这些图片是存在某个大公司的服务器上的,任何网站展示它肯定是从服务器的 URL 来访问,而不是走区块链。从用户的体感上,任何用户打开网页(比如最大的 NFT 交易网站 Opensea (opens in a new tab)),找到任何一张你想要的图片,右击下载即可,甚至你截图都行,它们只是图片而已,你有无数种方法把它变成自己的头像。但是你用它做头像就能证明是你的吗,显然不能,最后真正的所有者会把它那串 NFT 代码拿出来甩你脸上。这和开朋友的保时捷出去约会、借朋友的爱马仕出席 party 一个道理,朋友才是拥有“收据”的那个人。

所以理论上来说,NFT 和它所证明所有权的那个物品没有实质联系,NFT 只是证明其所有权的一串代号。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类似这样呢?股票(证券)算吗?

NFT == 股票?

我认为两者几乎等价,只不过 NFT 只针对数字化的产品,而股票还带点实体性质。想象一下,假设你买了 10000 块钱的阿里巴巴股票,完全可以理解为你拥有了阿里巴巴某园区某层楼某位员工的那张人体工学椅。这两者没什么必然联系,只不过股票是一串代号,证明了你拥有这把人体工学椅

再仔细想想,债券(这和欠条有什么区别)、期货、基金、上文提到的保单,等等各种金融产品尽皆如此。区别也就在于我刚才说的,一个是有实体价值,一个只有数字价值。但是转念又一想,现在还有多少东西没有数字化?

是不是数字世界的一切都能证券化

数字化 = 无价值?

几乎一切都有数字化版本。

淘宝订单,天生就是数字化的,存在所谓“云端”,其实在某个湖底的数据库里;超市小票,背后也是数字化(很多超市现在都提倡无纸化,不给你打印小票,那理论上也就只剩数字化的那部分),同样也是存在“云端”,不知道哪个山沟沟里的数据库中;你心爱的爱马仕包包,配货加排队才买到,我相信柜姐不可能只给你一张纸质收据;你祖辈珍藏的古董,可能收据存在某个精密的保险箱内,但一定会有一个扫描件做备份,另外还会请古董行鉴定且记录在案,这个记录说不定就和你的淘宝订单存在同一个湖底……

现在要找出一个纯纸质的东西,说实话很难,纸质不易于整理也不易于保存。但数字化它们之后,其所代表的价值是没变的,所以我认为数字化和无价值不能划等号。证券也是数字化的,你每次在券商软件下单的背后,都是证券交易系统在紧锣密鼓地撮合交易。NFT 虽然只针对数字化资产,但其背后是否有价值,仍然得具体判断。

我们对 NFT 的不理解与不接受,大部分原因都在于其背后数字资产的无法估值性。你说 BAYC 有价值吗,一堆奇形怪状的 JPG 图片;CryptoPunks 有价值吗,一堆像素点……;你说 Jack 的第一条 Twitter 有价值吗?竟然能卖了近 300 万美金;你说爱马仕包包有价值吗?好了,很多女生可能会据理力争,但我相信品牌溢价远大于实际价值还是很多人承认的。举例下去就会发现,还真的是共识就是价值,品牌溢价就是共识,大家都认同的东西,自然就有了价值。

一切都能证券化?

每个论点都论述完了,总算回归到了文章的标题。既然一切都能数字化,而 NFT 又能给数字资产证券化,那是不是就等于一切事物都能证券化。

我们继续发挥想象:如果 Jack 的第一条 Twitter 都能有价值,那我的第一条 Twitter 是不是也有价值?你的第一条 Twitter 是不是也有价值?只不过我们卖便宜点而已,假如将来你成为了 KOL,那你的 这条 Twitter 是不是还会升值,那么现在买你这条 Twitter 的人是不是相当于在买你成为 KOL 的这个预期

这几乎给了我无限遐想,第一条 Twitter 能卖钱,那第一条微博肯定也能卖,进而每一条微博都能卖。每条微博能卖,那每篇博客当然更可以。想想你还有什么数字资产,那可太多了,上到你发过的每篇论文、你申请了的专利,下到你用过的每张头像、你发到社交媒体的照片(甚至都不用发出去过)、你每天微信运动的步数,这简直什么都可以卖。前提是大家对你的这些有共识,共识就是价值。假如你跑步锻炼,一路练到能参加马拉松,微信运动的步数从每天 10000 到了每天 100000,整个过程天天记录,说不定真的有人买,假如你因此得到鼓励一路练到参加 100 公里以上越野跑的水平,那当时买你训练记录的这个人,一定能加价转手出去。另一条思路是你是通过跑步健康减肥,体重一直降,最后这份训练记录的价值随着你减肥效果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收回无限的想象(纯属YY),我想了个实际的(也不实际),这也是之前 hupili (opens in a new tab) 跟我提过的,广告位用 NFT 销售。比如我这份 newsletter,现在订阅量近 2000,打开阅读率接近 90%,广告位假设价值 500 美金一个,那我可以把它做成 NFT 售出,买了这个 NFT 的广告主则可以随意投放内容。起初我把该 NFT 标价 5000 美金出售,广告主相当于发十期广告就能回本,之后的每期都相当于白送,零成本。另一方面,广告位的实际价值肯定会随我订阅量的增长而涨价,广告主可以把该 NFT 的标价调高到满意的价格直至卖出,比如 10000 美金,这样不仅白发了广告,还能赚到我订阅量增长的收益,win-win。下一个广告主也可以继续如此使用,而我可以在 NFT 的内容中规定一条“该 NFT 每次价格变动的 10% 需要分红给创作者”,这样我也就能吃到 NFT 涨价的红利。这对于广告主和创作者是绝对双赢的选择,而且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我的 newsletter 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市场对其广告位的估值……好了,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最近看了什么

上周看了 @randyloop (opens in a new tab)视频 (opens in a new tab)后学习了 Logseq 的 query 语法,很方便地归总了每天我读了什么和发现了什么新东西,访问我的 wiki 页面就能看到:

与读者对话

随着订阅量上来,心理压力确实大了不少,每周一憋也成为常态。最好写的其实就是心态类、焦虑类、形而上学类,但这类文章我自己都看不进去,己所不欲不能施于人。最近在 Twitter (opens in a new tab) 上话多了起来,主要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宅家让人心生郁闷,需要多与外界沟通和多晒太阳。欢迎加入 Telegram 群组 (opens in a new tab) 偶尔吹水。最后再次推荐《艾尔登法环》,我也是被朋友安利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这里有一个B站视频 (opens in a new tab) 分析了游戏地图中小小的一个城堡,单从艺术的角度可以欣赏一下。


往期推荐:

声明:本文出自作者,不代表任何机构或公司,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微博 (opens in a new tab) - Twitter (opens in a new tab) @GeekPlux
也可以加入 Telegram 群组 (opens in a new tab) 聊天讨论。

这里是 GeekPlux (opens in a new tab)newsletter (opens in a new tab),欢迎订阅 (opens in a new tab),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可以分享给好友或请我喝杯咖啡。👇

点此订阅